歐盟委員會調查報告揭露中國醫療設備採購中的保護主義做法
2025年1月1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在醫療設備的公共採購中,長期實行保護主義措施和做法。
經過九個月的調查後發布的報告顯示,國內生產的醫療設備始終優先於進口設備,包括從歐盟進口的醫療設備。
歐盟委員會確定了兩類有問題的措施和做法。第一類包括旨在偏向採購國產醫療設備或限制採購進口醫療設備的措施和做法,形成報告所稱的「購買國內生產的產品」政策。第二類則包括實施集中的、基於量的採購程序,這些程序導致不正常的低價競標,這些低價對以利潤為導向的公司來說無法維持。
儘管中國政府在調查過程中並未否認上述措施和做法的存在,但其辯稱某些措施未在實踐中並未得到落實。委員會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了這些辯稱,並結論認為這些措施和做法已「嚴重且反復地」妨礙了歐盟經濟運營者和歐盟製造的醫療設備進入中國公共醫療設備採購市場的能力。
此結論預計將導致根據歐盟《國際採購工具》採取一項或多項對策,該工具旨在促進國際公共採購市場的互惠進入。
參考資料:
1. COM(2025)5_0.pdf (2025年1月15日查閱)。
by 黃愷蜜 顧問
學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法律碩士 /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中國商業法律碩士
經歷:慶辰法律事務所外籍顧問 / 法國BOUGNOUX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 義品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 / 艾格峰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法律實習人員 / 中盾律師事務所法律實習人員